板式换热器的清洗需根据污垢类型、设备状态及运行要求,选择物理清洗、化学清洗或组合工艺,并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以确保清洗效果与设备安全,以下是具体清洗方法及步骤:
物理清洗
拆卸清洗:拆开换热器,逐片取出板片,用刷子、清洗机或高压水枪清洗表面。需注意板片顺序和方向,避免密封不良。
高压水流/超声波清洗:利用高压水流或超声波震荡去除污垢,适用于微小孔径和细小结构的板片。
适用场景:轻度污垢、水垢较少、油污较轻的情况,或对化学清洗敏感的行业(如食品、医药)。
方法:
优点:无化学残留,对设备腐蚀性小。
缺点:对顽固污垢效果有限。
化学清洗
酸洗:使用稀盐酸、柠檬酸或硝酸基清洗剂,溶解水垢和无机沉积物。需控制酸液浓度(如0.10~0.15mol/L)和温度,避免腐蚀板片。
碱洗:使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,去除油脂和有机物。
专用清洗剂:根据污垢类型选择配方科学的清洗剂,如不锈钢制品专用清洗剂(含硝酸、羟基乙酸等)。
适用场景:结垢较严重、换热效率下降明显的换热器。
方法:
优点:清洗彻底,适用于顽固污垢。
缺点:需控制清洗液浓度,避免损伤设备。
组合工艺
循环清洗+浸泡清洗:用循环泵、清洗槽和塑料管组成封闭系统,加入清洗剂循环清洗,再静态浸泡以增强效果。
适用场景:污垢厚重或流道严重堵塞的换热器。
前期准备
关闭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阀门,释放系统压力。
排空设备内介质,测量挡板距离并记录。
准备工具(扳手、刷子、高压水枪等)和清洗剂。
拆卸与检查(如需)
松开夹紧螺栓,拆卸活动压紧板,逐片取出板片并标记顺序。
检查板片状态,记录裂纹、变形或腐蚀情况。
物理清洗
用刷子、清洗机或高压水枪清洗板片表面,特别注意边缘和角落。
清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。
化学清洗
配制清洗液:根据板片材质和污垢类型选择清洗剂,如柠檬酸、草酸或专用清洗剂。
循环清洗:将清洗液注入换热器,启动泵循环流动4~8小时,每隔1小时检测浓度并调整。
浸泡清洗:循环后静态浸泡2小时,增强溶解效果。
中和与冲洗:酸洗后用碱性溶液中和,再用清水彻底冲洗。
组装与检查
按顺序排列板片,安装密封垫片,确保位置准确、贴合紧密。
安装活动压紧板,均匀紧固夹紧螺栓。
进行密封性检查和压力测试,确保无泄漏。
试运行
打开进出口阀门,检查换热效率是否恢复正常。
安全措施:清洗过程中需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,如佩戴防护装备,避免化学药剂接触皮肤或眼睛。
材质兼容性:根据板片材质(如奥氏体不锈钢)选择合适的清洗剂,避免腐蚀。
浓度控制:化学清洗时需严格控制清洗液浓度和温度,避免损伤设备。
残留清除:清洗后需彻底冲洗设备内部,确保无化学残留。
专业操作:拆机清洗需由专业人员操作,避免板片错位或密封垫片损坏。